服务热线:
远东电缆 省心省电
远东电缆 全球信赖
千城万店 灯火万家
官方商城
天猫
京东
苏宁易购
阿里巴巴
返回顶部

远东少帅蒋锡培(摘自《商界》)

发布日期:2003-04-20 00:00:00   作者 :    浏览量 :224
发布日期:2003-04-20 00:00:00  
224
    ●二十年前,为了生活,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到杭州去为别人维修钟表;二十年后,他已手握亿万财富,执中国电缆行业的牛耳。

  ●为了节约每一分钱,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过着简朴的生活;为了企业的发展,舍弃几百万、上千万的财富,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他曾经创造了“苏南模式”的典型企业,但当这种模式严重阻碍企业发展的时候,他立即毫不犹豫地抽身而出;他曾经是行业的挑战者,但仅仅过了半年,他就已经和垄断者并肩而行。

  ●在短短的十数年间,他发动了四次企业革命,每一次都为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平台。他是亿万富翁,也是共产党员,有人称他为企业明星,有人说他是商界天才,但他说他要把远东培育成一棵参天大树,他只想完成一场关于奔跑的梦想。
  200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世纪盛会。在众多代表当中,一位来自太湖之滨的民营企业家??江苏远东集团年仅39岁的董事长兼总裁蒋锡培,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以民营企业家参会的党代表,吸引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他的名字一夜之间出现在海内外几乎所有重要媒体的显要版面。
  11月23日,全国工商联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98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当时还不是工商联委员的蒋锡培作为特邀嘉宾登上了主席台,在会上,他一番话掷地有声:“中国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几年内,必将得到突飞猛进地发展,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利用好了,企业发展前途无量,利用不好就会原地踏步,甚至被市场淘汰……”
  刚刚步入40岁的蒋锡培,似乎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成为了媒体的宠儿,其几进几出转动企业股权魔方的传奇经历更是为传媒津津乐道。这位统领着数十亿元资产、2000多名员工、一家上市公司和十几家直属企业的远东少帅,如何在短短十几年间从一个不名一文的乡村少年成长为叱咤商坛的传奇天才?
  2003年2月下旬,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午后,记者从上海经无锡赶到宜兴,然后乘车前往远东总部所在的范道镇。在远东极具气势而又毫不张扬的厂区大门前,望着井然有序工作着的员工,记者心里忽然掠过一种莫名的感动。
  那一天,是星期天。
  征服命运,从落榜开始
  命运是公平的,它从你这里拿走什么,往往又会用其他方式给你补偿。关键在于,当大雾弥漫了视野,未来的路无从分辨更无从延伸的时候,你是否坚守住了内心的执着,依然义无返顾地朝前迈进。
  1981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太湖之滨。
  雾气在潮湿的空气中悄无声息的扩散,偌大的太湖被罩得严严实实,依稀可辨的几株荷叶偶尔被掠水而过的水鸟撞得簌簌作响,惊起一片哗哗的水声。然后,一切又归于长久的沉静。
  没有风,整个世界仿佛停止了转动,一些显得那么宁静而富有情致。然而,此时的蒋锡培却无心欣赏。在他心中,满是失败的痛苦和前途茫茫的惶恐。他已经在这里坐了一夜,头发和衣服早已被露水浸透,但他毫无察觉,只是喃喃地重复着一句话:“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在这一年的高考中,一向成绩出众的蒋锡培意外落榜了。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背景的农村娃要想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考上大学几乎是唯一的出路。而现在,这条路被残酷地堵死了。想到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想到村子里30好几的小伙子因为家里穷而娶不上媳妇的情景,蒋锡培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难道这就是自己今后的生活?
  不!决不能就这样过一辈子!
  他决定离开范道镇去杭州。那曾经是他一直梦想着去求学的地方,而现在,他只能以一种流浪的姿势和它靠近。多年以后,蒋锡培意识到当初他的这一决定,让他无形中挣脱了对土地的依附,从而迈开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步。但在当时,蒋锡培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只是在希望幻灭之后,本能地反抗着命运的不公。
  在杭州,蒋锡培学会了钟表修理。他一次又一次为大家精准地校正时间,一次又一次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一次又一次感受着财富和梦想的冲击。杭州的生活休闲而舒适,但那都是别人的,为了生活,蒋锡培不得不日复一日地忙碌着他的忙碌。现实让蒋锡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成功者才能够享受幸福的快乐,而失去了足够物质财富的支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于是,他对自己说,这一辈子一定要挣够5万元钱,一定要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然而,命运之神却轻轻拨开了他的请求。
  1985年,蒋锡培开始对修表匠的生活感到厌倦,便到一家做仪表的企业去搞销售。跑了几个月,看到仪表销售的火暴场景和巨大的利润空间,蒋锡培的心里就活了,为什么不自己做?于是,他和几个朋友一共凑齐了10万钱,一头闯进了波谲云诡的商海。
  在那个短缺经济的年代,似乎遍地都是机会,做什么都能赚钱。在经历了十几年的上下求索终于成功登上事业的高峰而一览众山小之后,蒋锡培曾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永不言退的勇气,也许至今还在乡下务农。
  的确,在蒋锡培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创下亿万财富的过程中,胆识和勇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仅仅只有勇气和胆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蒋锡培不但亏进去辛辛苦苦赚来的30万元钱,还差点连命都赔了进去。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即使是真正的强者,在开始的时候,往往也不会没有什么野心和超乎常人的抱负。然而,当他积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并不断被商业世界的风雨锤打得耳聪目明,内心的激情和燃烧的渴望就会推动他一次又一次地去奔跑、呐喊、征服,让他一次又一次地亮出自己……
  “当时做仪表生意很赚钱,我们把货卖给一些大的企业,好的时候一次可以赚好几万。”回忆起第一次做生意的情景,蒋锡培脸上露出一丝千帆过后终泰然的微笑,“但风险也很大,一个弄不好,什么都没了。”
  1987年,蒋锡培和上海的一家国有企业签定了一笔业务,货发出了,但在付款时对方却以种种借口进行刁难。无奈之下,蒋锡培将对方告上了法庭。然而,在那个民营经济还刚刚浮出水面的年代,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不会把同情和道义交给蒋锡培。挑战背靠政府、拥有大量财富和关系资源的国有企业,蒋锡培不得不面对败诉的结局,30万元血本无归。
  蒋锡培像一株在夹缝中艰难发芽的种子,当他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法律的公正的人心的真实的时候,现实给了他一个残酷的教训。在极度伤心和失望之余,蒋锡培一边想办法清还债务,一边收拾起受伤的心情,开始对自身和他所面临的市场与时代环境进行一场痛苦地反思。最后他决定离开这个市场终端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的行业而另寻出路。
  命运是公平的,他从你这里拿走一样东西,一定会给你另外一样。1988年初,正在苦苦寻找市场机会的蒋锡培,从他大哥那里得到一个信息:电缆行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凭着商人天生的敏感,蒋锡培觉得这里面很可能蕴藏着令人兴奋的商机。为了得到更确切的资料,蒋锡培立即着手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市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电缆市场竟然有着巨大的需求缺口。
  “当时江浙一带建筑项目特别多,对电缆的需求很大,而生产厂家则多集中在浙江。那个时候信息还不发达,各个地方之间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就利用这一点,用时间和空间换利润。”回忆起自己和电缆市场的结缘,尽管事情已经过去很多年,蒋锡培还是露出一脸开心的微笑。
  做电缆生意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把货从浙江运到上海、江苏,一路上不但要翻过很多崇山峻领,随时都有车毁人亡的危险,而且还要时时担心货被各地自己设立的关卡罚没。然而,蒋锡培已经没有退路。为了还清官司败诉欠下的债务,为了男子汉堂堂正正做人的尊严,蒋锡培只有憋足了一口气,一路勇敢地闯过去。
  黄天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披星戴月、沐雨栉风之后,蒋锡培杀出了一片天地。到1990年,他不但还清了债务,而且还赚了100多万元。手里有了钱,蒋锡培的心开始活泛起来:电缆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进入门槛低,而整个市场处于饥饿状态,只要有产品,不愁卖不出去。能不能自己也办个厂?
  而正在这个时候,政府第一次向蒋锡培这个“个体户”伸出了诱人的橄榄枝。
  从老板到打工仔
  不崇拜利润的商人不是好商人,只懂得崇拜利润的商人也不是好商人。在市场、前途、利润和社会责任感之间,具有大智慧的商人总是能从容不迫地兼顾和游刃有余地经营。
  蒋锡培所在的范道乡(现范道镇),上个世纪90年代是远近闻名的穷地方,一句“有女不嫁范道汉”让乡里很多男丁到了30多岁还是光棍一条。蒋锡培准备办厂的消息传出去以后,引起了范道乡党委书记的高度重视,他专程找到蒋锡培,表示乡政府大力支持他兴办企业,希望他能够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当时的电缆行业,基本上是国有企业的天下,从原料的购进到产品的销售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蒋锡培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当小、背景浅,要想从老虎嘴里夺食,必须在质量、价格和服务方面狠下功夫。
  电缆行业的技术要求相对较小,控制质量的关键是原料要好,蒋锡培就不惜高价买来最好的原辅材料;大企业往往只面对大客户,对很多小客户则不屑一顾,蒋锡培就紧紧抓住这一部分消费者,努力为他们服务,哪怕对方只买一圈电线,他也会及时送货上门;大企业摊子大、负担重,致使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蒋锡培就利用企业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大打价格牌,把实惠让给消费者;大厂家老爷作风严重,往往等着客户上门提货,蒋锡培就针锋相对地采取“设点经营”的战略,把销售部门放到了市场的最前沿。
  发展的时代总是给了那些有头脑的人最充分的表演机会。蒋锡培带领着他的28条好汉(工厂最初的员工一共28人),一路左冲右杀,终于在国有大企业织成的铺天网络中撕开一道裂缝。他的万能达牌民用电线迅速在市场上窜红,投产当年销售额便达到200万元,1991年更是一举突破400万元的大关。而随着市场的步步告捷,蒋锡培心中渐渐有了一幅更加雄伟的蓝图:要做中国最优秀的电缆、电线供货商。但是,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民营企业根本无法获得企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一个大好的市场眼看着就要被别人一勺一勺地瓜分。蒋锡培不由心急如焚。
  一天晚上,蒋锡培做完当天的工作回到家里,推开门,却见乡党委书记在家里坐着。党委书记是专程来找他的,问他愿不愿意将企业变成集体企业。一直以来为如何迅速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苦苦焦虑的蒋锡培脑子中不由电光一闪:对呀,为什么不走集体企业这条路?但如此一来,自己就会白白丢掉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500多万元的家当,从老板变成一个打工仔。这值得吗?
  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者,必有其过人之处,他们往往会做出一些惊人之举。然而正是这些惊人的举动,让他们能够从普通大众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蒋锡培便是如此。为了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所有亲戚朋友的反对声中,他毅然决然地把企业从私人所有变成了集体企业。
  蒋锡培的这一举动,让他个人损失了500多万元,但却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的绝好机会:企业急需的银行贷款来了,新厂房建立起来了,新设备购回来了,新产品开发出来了。1992年改制当年,企业的销售额便突破了5000万元,到1994年底,销售额更是一举超过了1.5亿元,而企业的总资产达到5000万元,是改制前的10倍。
  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制,蒋锡培为企业引进了以上海电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虞正明为首的一批优秀人才。他们的加盟,为远东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终结苏南模式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优势,也没有永远先进的制度。企业如果不能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时代条件的发展而做出相应调整,就不可能始终保持活力,从而始终走在别人的前面。
  ??蒋锡培
  对一只鸡而言,飞上10米的高墙已经是它的极至,但对雄鹰来说,天空才是它向往的目标。戴了红帽子的远东以惹人眼红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但在企业急速壮大的过程中,蒋锡培敏锐地发现了潜伏在水面下的那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产权不明晰导致所有者缺位,企业发展目标和员工的利益不能有效结合,企业很难具备持续发展的动力。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百姓的想法非常朴实,只要有一点利,他就会有积极性,就愿意多动脑筋多出力。蒋锡培很清楚,一个企业如果不能从体制上将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结合起来,很难有大的发展。于是他一面带领大家在市场上冲锋陷阵,一面思考着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问题。为了谋定而后动,他多次派人南下广东、北上山东,学习当地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经验,同时着手对企业资产进行全面的审计、评估和确认。
  1995年,蒋锡培和宜兴市领导一起到国外考察。在这期间,他看到国外的大企业因权责明确而呈现出勃勃生机,受到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在回国的途中,市领导对蒋锡培的想法给予了充分肯定,鼓励他放手去做。
  上个世纪90年代,正是“苏南模式”在中国大地轰轰烈烈推行的时候,作为其代表的远东,要反其道而行之,首先就要冒意识和舆论的风险。但更大的阻力还来自于员工的不理解。当时远东规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出资不少于50万元,中层干部不少于5万元,一般员工不少于1万元。这几年远东发展快,员工收入增加了,很多人开始张罗着结婚修房子,现在要他把钱拿出来,困难可想而知。员工想不通,蒋锡培就给大家做工作,告诉大家把钱投到企业里,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而且到年终的时候可以分红。光动嘴皮不行,蒋锡培就亲自带头买了公司600万元的股份。好说歹说,公司最后募集到1350万元的内部职工股和100万元的职工股。
  到了年底,分红方案出来了,当年的回报率高达130%,整个远东沸腾了。出了钱参股的员工欢天喜地,没有买公司股票的人则后悔不已。最后员工参股热情空前高涨,1996年公司内部员工股猛增到4500万元。远东从此成功迈进了股份制企业的行列。
  “商人求利天经地义,但一定要让和你一起奋斗的人都能有一份合理的回报,不能把所有的好处自己一个人全占了。”蒋锡培说。在他看来,风雨同舟、利润共享不仅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更是一种现实的处世方式。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带领他的远东团队在市场上披荆斩棘、无往不利;也是因为如此,当几年以后“苏南模式”的弊端渐渐显露,众多红帽子民营企业为产权问题和政府闹得不可开交,他才能超然置身事外,而不必为体制的问题伤透脑筋。
  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蒋锡培成功地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问题。在此之后,远东再次爆发出空前活力,市场推进一路凯歌高奏,销售额年年攀生。
  然而,此时在蒋锡培的心中,一个更宏伟的目标开始诞生??他要用5年的时间把远东打造成中国电缆业第一品牌,用10年的时间让远东发展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电缆供应商。而当时远东每年的销售额只有4亿元左右,要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蒋锡培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于是,一个更大胆的计划在蒋锡培心中渐渐成形……
  用垄断打败垄断
  一项发明可能来自于灵感的瞬间一闪,企业的成功则必须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偶然被有心人重复一千遍之后,就会成为一种必然和命定,而那些看起来铁板一块的森严壁垒,一旦你注入了足够的眼光和诚意,它就会变得不堪一击。
  党的十四大以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纵深发展,各种各样的经济形式空前活跃,民营经济开始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面对历史赋予的大好机会,蒋锡培内心充满了创业的激情和梦想。而这些年的磨练,让蒋锡培的眼光更加独到,思维愈见缜密,既善于在大海中游泳,又擅长在针尖上跳舞。
  在销售业绩节节攀升,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的繁荣景象中,蒋锡培看到了远东潜在的危机。随着竞争的加剧,电缆行业由于门槛低,进入壁垒松动,后来者纷纷涌入,整个行业利润大幅下滑。远东要固守住这块阵地,必须靠上规模要效益。
  1996年夏的一天,蒋锡培从一份行业报上看到一则消息,中国以前电源建设投资很大,电网建设则相对落后,这一矛盾正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城镇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这则消息被放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但它对蒋锡培的冲击却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他敏感地意识到,电网建设将成为国家下一个关注重点,这必将为电缆产业带来千古难逢的发展机遇。
  于是,蒋锡培立即调整公司战略,把远东的市场定位进行一次大提升,从单一的民用建筑小项目转移到电力、交通、通讯、石化、城建等大工程上,并在科研和生产能力方面作好充分准备。到1998年,等国家正式宣布投资2500亿元对电网进行改造,众多电缆生产厂家纷纷醒悟过来,蒋锡培早已跃马扬鞭、进入到市场份额的直接争夺中去了。
  然而,电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被国有企业垄断着,远东要从中分一杯羹,谈何容易?于是,蒋锡培抛开思维的惯性向另一个方向求解??打败垄断者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也成为垄断者。为此,蒋锡培先后14次北上京城??他要在国家电力系统的重点企业寻求合作伙伴。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经过一番不懈努力,蒋锡培终于和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华电电装设备(集团)总公司、中国电网建设公司、江苏电力公司的老总坐在了一起。这位头脑灵活、满脸诚意的江苏小伙子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同样锐意改革的他们对蒋锡培提出的合作方案也十分感兴趣。但问题是:一,在电力系统内搞混合所有制,在当时还没有先例,这样做会不会有政策上的风险?二,这些都是重量级的大企业,远东有什么资格和优势与自己合作?
  面对大家的疑虑,蒋锡培从容不迫地侃侃而谈,既然外国资金都能够与国有企业合作,都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为什么反而不能合作?至于远东的优势,这几年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轨迹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远东欢迎大家用任何形式对公司资产状况进行审计和评估,一切让事实说话。
  蒋锡培的率直和自信赢得了各位老总的好感,而由四家公司派出的审查机构对远东资产的审计结果,也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于是,在无数次谈判之后,合作之门终于向蒋锡培打开,但对方的前提条件是,远东必须放弃控股。这意味着蒋锡培将再次丧失对远东的终极话语权。
  “当时我们也想控股,但对方在这一点上十分坚持,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只有牺牲一部分利益。”蒋锡培轻描淡写地说。他所说的一部分利益,是远东68%的股份,而在当年,公司一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4亿元人民币。
  1997年4月,蒋锡培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江苏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华能一位司局级干部成为公司的董事长,蒋锡培则担任新远东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混合所有制的实现让蒋锡培一举从行业的挑战者成为垄断者,新远东的销售更是连创历史新高,连续保持了35%的增长速度。即使是在中国电缆市场出现普遍低迷、价格下浮近1/3的1998年,远东仍然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再造远东
  有人说企业间的合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分分合合之间,并没有定数,只要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分也好,合也罢,都是正确的、应该的。
  ??蒋锡培
  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非主流元素的一种删减,而把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下来。它由此带来更长远的发展,但也带来阵痛和不安。当在历次变革中屡得好风相助的蒋锡培带领他的红色舰队一路乘风破浪,以雄鹰的姿势俯冲进21世纪的时候,一次更大的机遇展现在他的面前。
  2001年,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新远东的四大国企股东将按照国家电力公司的要求进行改革,他们希望将主导产业和综合产业分开。与此同时,蒋锡培非常看好的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领域,却因为自己所持股份的限制而无法获得董事会的支持。
  “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现在出现了分歧,大家都在理智地寻求解决办法。”同华能等企业的合作,蒋锡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后来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觉得分开会更有利于大家的发展。于是就坐下来心平气和的谈判。”
  企业间的合作和分开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利益的分割,在此前提下的谈判,无论双方怎样克制,都不可能是一片和风细雨。很快,蒋锡培就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双方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那一段时间,蒋锡培常常通宵难眠,为了企业的发展,他必须坚持原则;但多年合作建立起来的感情,又岂是一朝一夕就能割舍的?
  正在蒋锡培左右为难之脊,命运再次为他打开了光明之门。这时,国家新的电力改革方案出台,要求电、网分开,电力公司只能做电力项目。这意味着由蒋锡培提前一轮发动的新远东分离运动,在实际上正契合了国家电力改革的精神。顺应时代潮流并在潮流到来之前提前动身,让蒋锡培再一次轻而易举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最后双方友好分手,远东从华能等四家公司手中购回68%的股份,而四家公司除拿回投入的7000多万元本金后,还得到了7000多万元的补偿。
  企业的话语权重回自己手中,蒋锡培趁热打铁,进一步明晰了公司的产权制度,健全了董事会、监事会,并组建了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在蒋锡培的运作下,一个更雄伟的远东企业战略版图迅速成形:他先后投入1亿元拿下上市公司青海三普药业超过50%的股权,一举进军制药领域;出资5000多万元盘下上海宝来投资管理公司,高姿态、高起点地界入证券咨询业;与美国一家公司谈判,引进替代钢材的合成材料生产专利,同时面向世界销售产品,远东国际图谋轰然启动……
  2002年,远东集团销售额超过23亿元,其旗下的远东、万能达品牌成为行业内的著名商标,而蒋锡培也因其突出贡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光荣地成为十六大代表。经过蒋锡培十几年呕心沥血地运作,远东集团从一个占地3亩、员工28人的小作坊奇迹般地发展成注册资金3亿元、总资产12亿元人民币的巨型企业。
  而这一年,蒋锡培刚刚39岁。
  得人心者得天下
  岁月的流失可以让一个人的容颜苍老,却无法令他的思想褪色。经历了无数次风雨的洗礼,蒋锡培坚持地固守着他的人际哲学:用人用所长,留人留其心。
  1991年公司刚刚创办的时候,做贸易出身的蒋锡培急切地需要技术指导。他找到时任上海电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的虞正明,希望他能为公司指点迷津。蒋锡培一次次骑着自己的摩托车从范道去上海向老工程师请教,一次次用自己的诚心和热情同老爷子交流。60高龄的虞老被小伙子的谦虚和诚心所动,终于答应到范道镇做公司的总工程师。
  1998年9月26日,远东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年届67岁的的总工虞正明身着深蓝色西服坐在主席台上,显得精神矍铄而又风度翩翩。当蒋锡培当众宣布虞正明获得公司杰出贡献终身奖,每年都将获得5万元的奖金的时候,全场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老人的眼睛湿润了
  蒋锡培说,没有虞老,就没有远东的今天,这些都是他应得的。在蒋锡培这个重情重义的江南汉子眼里,所有为远东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他都不会忘记。而正是由于他对知识的尊重,对员工深及心灵的关怀,才让他积聚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让远东在一次次裂变中不断发展、壮大。
  蒋锡培的重人识人在企业界颇有口碑。在他的全力打造下,远东人才济济,大将云集:清华大学毕业的卞华舵,5年前在大学当老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蒋锡培,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加盟远东,成为公司的行政总监;海归学子陈亚洲,知识渊博、视野开阔,为人务实,善于创新,于是也被蒋锡培收入旗下,挂印三普药业常务副总,主持公司大局;MBA毕业生胡圣海、管理学硕士朱根生等一大批高学历的精英人才,都在商海闯荡多年,也冲着蒋锡培的名头投奔而来……
  作为农民的儿子,蒋锡培一直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平时在公司上班,如果没有业务应酬,他都到食堂和员工一起吃盒饭。但对员工,他却常常一掷千金,从不吝啬。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待遇,蒋锡培在工资福利、住房、家属工作、子女入学、养老保险等方面都做了周到的安排,他要让每一个在远东工作的人没有后顾之忧。从1995年以来,远东在这方面的硬件投入已经超过5000万元。
  在对员工的培训上,蒋锡培更是不遗余力。一次,他请香港的经济学家来公司讲学,对方一天的讲课费就是2万元,蒋锡培眉头都不皱一下,给。如今,远东每年花在员工培训上的费用就超过300万元,堪称大手笔。在蒋锡培的带领下,远东员工学习成风,在公司的高层中,就有6位在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有这个优势,有条件在任何情况下同任何对手同台竞技。”依然是江南人特有的低声细语,依然显得那样平平和和、波澜不惊,但在蒋锡培的眉宇间,却隐隐升腾着一种云蒸霞蔚的豪气。
  远东明天:光荣与梦想
  在宇宙演化的亿万光年中,人类不过是短得不能再短的一个瞬间。然而,有的人终其一生却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有的人轰轰烈烈一世,到头来仍然寂寞潦倒。当生命的坚固被岁月轻而易举击的粉碎,还有什么可以让心灵永恒?
  只有光荣和梦想。
  每天早上,蒋锡培总会早早地来到厂区,这儿走走,那里转转,和早到的员工随便打个招呼。如果偶尔看到哪里有张丢弃的纸屑或是烟屁股,他会俯身拾起,顺手扔进傍边的垃圾桶。厂里的一草一木,蒋锡培都了如指掌,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情况、家里有什么人,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
  他太熟悉远东了。这株倾注了他全部心血长成的大树,就是他的皮肤、他的呼吸、他的心跳,是他全部的生命和最大的价值。远东长大了,已经经得起风雨的摔打,但它还不是参天巨树,它还必须努力往上长,一直到云里,到高高的天空。
  电缆业在中国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仅2002年就达到1200亿元,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世界上最大的电缆企业,一年的销售额是80亿美元,而远东一年仅有20多亿人民币,要和国际巨头抗衡,远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生物制药是一个代表着未来医药发展方向的新领域,其扩展空间不可限量。目前三普药业已在囊中,但远东从来没有经营医药企业的经验,下一步该如何走,他必须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做更周密的部署。
  2002年,蒋锡培与美国CTC公司合资合作开发生产新型复合材料,产品目前已有15个国家预约订购。如何抓住时机,在国内和国际市场进行更大规模的运作,也是他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的事情。
  还有资本市场的运作,新产品的开发,要不要把总部迁往无锡或是南京、上海,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让蒋锡培一刻都停不下来。
  蒋锡培一直在忙碌着,一直在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书写着生命的华章。多年前高考失败的创痛早已渐渐平复,但那种茫然失措的感觉却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要努力。生活不会同情弱者,现实也不相信眼泪,他必须以一种强者的姿势去面对今后的所有挑战。
  带着荣耀上路,带着梦想出发,在未来的日子里,远东少帅蒋锡培将以更大胆识和更出众的表现给所有关心他的人一个更大的惊喜……
400-882-6908
总机:0510-87242500
E-mail:87242500@600869.com
传真:0510-87242500
地址:中国宜兴远东大道8号
电子名片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